全口義齒的診療和步驟(上) |
發布時間:2018-9-18 瀏覽次數:
|
適應癥: 上下頜均為無牙頜的患者。 禁忌癥: 有明顯的精神障礙,危重的全身疾病。 操作程序及方法: 1、病史采集。 2、口腔檢查。 (1)頜面部情況。 (2)牙槽嵴情況。 (3)頜弓大小和形狀。 (4)上下頜弓的位置關系。 (5)上下唇帶的位置。 (6)腭穹隆的形狀。 (7)肌肉的附著。 (8)舌的位置和大小。 (9)黏膜的狀況。 (10)對舊義齒的檢查。 3、術前談話。 向患者介紹其口內牙槽嵴狀況;了解上下頜弓的大;系帶附著的高低;黏膜厚;舌體大;腭部的深淺;唾液的稀稠以及頰肌的運動。 舌的運動對修復后全口義齒功能的影響。介紹總義齒的固位原理:使患者初步的感知總義齒的概念,建立心理相融的醫患關系,減輕患者的緊張情緒和消極因素,喚起患者主觀能動性,積極配合醫生,盡快適應并接受總義齒。是否需要外科處理,義齒的效果(包括美觀功能)。必要時簽字。介紹總義齒的材料、種類、制作方式、價格。 4、修復前的外科處理。檢查結果如有下列情況時需外科處理。 (1)采用牙槽嵴整形術修整尖銳的骨尖,骨突和骨嵴。 (2)修正影響上頜義齒就位的過突上頜結節。 (3)修整過大的下頜隆凸。 (4)采用唇頰溝深術糾正唇頰溝過淺。 (5)采用系帶成形術糾正唇頰系帶附麗異常。 (6)處理增生的黏膜組織。 5、取印模。 (1)取模前的準備。 ①調整體位:將體位調整到適合的位置。 ②選擇托盤:上頜托盤的寬度應比上頜牙槽嵴寬2-3mm,周圍邊緣高度應離開黏膜軸襞約2mm,唇頰系帶處呈切跡,托盤長度需要蓋過兩側翼上頜切跡。后緣應超過顫動線3-4mm。下頜托盤的高度和上頜的托盤相同,其長度應蓋過磨牙后墊。 ③用印模膏或硅橡膠取初印模,并邊緣修整,充當個別托盤。如條件特殊的,需制作個別托盤。 附個別托盤制作: 1)取初印后灌注石膏模型,在模型上畫出個別托盤范圍。畫出邊緣線后,適當地填倒凹,并涂分離劑。用室溫固化塑料或光固化樹脂材料制作個別托盤。個別托盤2-3mm即可。待其硬固,取下,修正邊緣,備用。將做好的個別托盤放入口內,在唇頰活動時,托盤位置保持不動,則認為托盤合適。 2)邊緣整塑:用塑料制作的個別托盤需先經過添加邊緣材料,再進行邊緣整塑后制取終模型。 3)取終模型調拌終印模材料,放置在個別托盤內,旋轉進入口中,以輕微壓力和顫動方式使托盤就位,做肌功能整塑。穩住托盤待材料硬固。 6、印模的要求。 檢查印模是否清晰,完整,有無氣泡,與模型有無脫離。在不妨礙黏膜皺襞,系帶以及軟腭等功能活動的條件下,應充分伸展印模邊緣,以便充分擴大基托的接觸面積。無牙頜印模的邊緣要與運動時的唇,頰和舌側黏膜和系帶相結合,還要充分讓開系帶,不妨礙唇,頰和舌帶的功能運動。印模邊緣應圓鈍,有一定的厚度,起厚度為2-3mm。上頜后頸的兩側要蓋過上頜結節到翼上頜切跡,后緣的伸展與顫動線一致。下頜后緣蓋過磨牙后墊約6mm。遠中舌側邊緣向遠中伸展到下頜舌骨后間隙,下緣跨過下頜舌骨嵴,不應妨礙口底及運動。 |
版權所有 Copyright(C) 全口義齒的診療和步驟(上) ![]() |